为深化开展全民阅读、版权保护宣传活动,助力“书香砚都”品牌建设,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4月19日上午,由肇庆市文明办主办、肇庆市岭南书院(星岩书院)、端州区文化馆承办的2025年“一月一主题”4月主题读书分享会顺利举办。
(一)读书分享
活动上,读书会带领人给大家介绍了清明节历史起源和清明节传统习俗。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在随后的《清明》绘本读书分享会上,读者们不仅分享了读后感还介绍了自己家乡的祭祖习俗。
其中有个读者分享的潮汕清明习俗让在场的观众记忆犹新,“扫墓”潮语称为“过纸”,清明古为寒食节,这天禁止点火,只把纸钱压在坟头,这是中原古俗的传承。潮汕地区清明祭祀的贡品种类繁多,其中必备的是要有血蚌,祭祀完毕,族人在墓前分吃,把贝壳散落在墓地周围。因为血蚌的贝壳形似古时的荷包,这样做是寓意富贵添财,子孙发达。
(二)非遗纸鸢DIY制作
紧接着,读者们通过DIY的形式对风筝进行了组装和彩绘,将空白的风筝绘制成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在这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小读者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
放纸鸢
放纸鸢是清明节很重要的习俗之一
古代清明节的习俗经历了从单一的祭祀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的演变。最初,清明节主要是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后来,踏青、荡秋千、放纸鸢等习俗逐渐加入,使得清明节成为了一个集祭祀与娱乐于一体的传统节日。
最后,孩子们在岭南书院大院内将色彩斑斓的纸鸢放飞到空中,让它们乘风翱翔。
通过本次读书会活动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也传承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还让大人和孩子一起享受了和谐美好的亲子时光。
编辑:孔令玲
一审:欧蔚贤
张 贺
二审:陆文红
来源:肇庆市端州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