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演艺“引流”明显 发展仍需“内容为王”

旅游演艺“引流”明显 发展仍需“内容为王”

2019-05-09 09:52     来源:南国早报     作者:记者 闫芬丽


方特东盟神画的东南亚风情表演。 南国早报记者 邹财麟摄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我国首个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文件正式出台。记者采访获悉,旅游演艺在广西发展如火如荼,目前,广西的旅游演艺市场现状如何?还有哪些瓶颈需要突破?在旅游演艺还没有树立口碑的初期,又该如何运营?5月7日,记者采访到相关业内人士,剖析旅游演艺市场如何保持持久发展动力。

1 现象:假期旅游演艺 场场游客爆满

“灯光、音效、表演都很震撼。我确实没想到,在三江能看到这么惊艳的实景演出!”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周先生带着家人去了三江侗族自治县游玩,对《坐妹》演出赞叹不已。

据了解,“五一”假期内,《坐妹》吸引了不少区内外游客前去观赏,且场场爆满。

不仅是《坐妹》这样的实景演出受好评,区内主题乐园的游园演艺节目同样大受欢迎。

南宁融晟极地海洋世界技术总监郝家栋介绍,他们的表演场地能容纳约两千人。“五一”假期里,每天有4场表演,场场都爆满。4天假期,他们共接待游客3.68万人次,营业总收入达到320万元。

记者从南宁方特东盟神画也了解到,景区富有东南亚风情的旅游演艺节目与游园演艺都大受追捧。“五一”假期内,乐园接待游客6.1万人次,营业总收入为1430万元。

广西红水河旅游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刘亚刚介绍,“旅游+演艺”深度融合的方式为度假营造了更多可能,也让旅游演艺近年来成为景区发展的“神器”。他介绍,随着夜间旅游产品及线路的升级完善,游客不再满足于通常用灯光景观和灯光秀打造的夜游项目,希望看一些“实在的东西”,于是“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的消费观念油然而生。精品旅游演出不仅越发受到旅游者欢迎,还促进了旅游景区夜间经济的消费增长。

2 背景:市场蓬勃发展 需要全面规划

广西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介绍,2002年以前的旅游演艺市场相对低端,甚至简单的背新娘活动就算演艺节目了。2003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面世,突破了传统的演出形式,在国内掀起了发展实景演出、旅游演艺的浪潮。张艺谋、陈凯歌等大导演、大艺术家加入到演艺创作中,旅游演艺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记忆、思想内涵、地方的风土人情的代表。特别是山水实景演出,融入了古代文人寄情山水一些理念,最终变成了一种中国文化的印记。这样一来,旅游演艺的概念就变大了,而不再是小舞台演出了,“现在国内的实景演出、旅游演艺水平,一点也不比国外差”。

据了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近几年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旅游投资不断加码、现代科技不断进步,我国旅游演艺业态获得蓬勃发展。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演艺观众达6821.2万人次,较2016年增长26.5%,票房收入51.46亿元,较2016年增长19.6%,实现4年连续增长。在广西,截至2017年12月30日,著名的《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累计销售门票162万张,票房总收入2.1亿元,净利润近1亿元。

《意见》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旅游演艺这一业态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和引导。

3 窘境:发展水平不一 缺少代表作品

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演艺这一新兴业态在广西也不免存在各种问题。

梅帅元坦言,做一个演出需要研究很多,创作其实很艰难。首先要抓住这个地方最核心,并且可以放大转化成演艺资源的文化,还要与市场接轨,考虑观众的接受度,再据此研发,进行剧本、灯光、舞美、音乐等十几项创作。从广西来说,除了《印象·刘三姐》闻名中外,目前广西其他地方还没有更多商业和文化结合得较好的节目,也缺少更多有代表性的作品。而单就地域而言,广西北部的旅游演艺发展,优于南部地区。

另外,演员团队的不稳定,也限制了演艺节目的发展。

广西旅游发展集团三江志达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兵仁介绍,稳定的演员团队,是保证演艺节目水平和文化表达的基础,但受工资待遇的影响,景区的演员流动性很大。他们也只能是尝试与更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保证演出的完整。

此外,旅游演艺的发展,还需要不停投资、持续更新迭代。郝家栋介绍,为了保证演出效果,表演团队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创新表演形式,连极地海洋馆的灯光设施也是差不多两三年就要全面更新,经营的压力也不小。

4 发展:需以内容为王 更需配套齐全

《意见》强调,促进旅游演艺发展,要提升创作生产水平、推进业态模式创新、壮大演艺经营主体,并明确了一系列的政策方向。

那么,广西旅游演艺市场如何破局发展?

梅帅元认为,旅游演艺的类别、形式丰富多样,但广西应该重点发展的,首先还是山水实景演出。因为广西山青水绿,山水资源条件好,有壮、瑶、苗、侗等丰富的少数民族元素。由此打造的山水实景演出,就是“在最美的山水,讲最美丽的广西故事”,很有发展潜力。

刘亚刚介绍,除了故事本身的创作力的提升,景区周边的配套也对旅游演艺的的推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白天看景,晚上看戏”,就需要解决景点、交通、住宿等各方面问题。

杨兵仁认为,旅游演艺项目的推广尤为重要,需要大量投放广告、市场营销,旅行社促销等。但要让节目火起来,首先还是要解决交通等配套问题。杨兵仁则深有感触地说,2011~2014年,三江高速、高铁未通,《坐妹》生存艰难,不得不将演出团队由原来的220人裁至约120人,以降低成本。2015年高铁开通、2017年高速开通后,《坐妹》人气立马上涨,景区于2016年首次实现盈利,现在每年接待游客人数10万人次左右。

“内容为王”也得到郝家栋的认同。为了保证演出效果和生命力,他们还将增加动物表演种类,全新编排节目,并加入环保主题等,让演艺节目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