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民族语言
【人口】 根据公安部门统计,2015年末,汕尾市户籍人口总户数76.10万户,比上年减少6700户,总人口358.96万人,比上年减少1300人。其中,女性人口172.39万人,减少1400;男性人口186.56万人,与上年持平。
2015年分县(市、区)人口基本情况 | ||||||
| 年末总户数(万户) | 年末总人口(万人) |
| |||
农业人口 | 非农人口 | 女性 | 男性 | |||
全市 | 76.10 | 358.96 | 188.05 | 170.91 | 172.39 | 186.56 |
城区 | 8.78 | 39.08 | 14.74 | 24.34 | 18.62 | 20.46 |
海丰 | 20.00 | 84.54 | 43.85 | 40.70 | 40.37 | 44.18 |
陆丰 | 36.51 | 187.00 | 99.99 | 87.02 | 89.29 | 97.72 |
陆河 | 8.01 | 35.22 | 19.47 | 15.75 | 17.03 | 18.19 |
红海湾开发区 | 2.24 | 11.12 | 9.72 | 1.40 | 6.11 | 5.01 |
华侨管理区 | 0.56 | 1.99 | 0.28 | 1.71 | 0.98 | 1.00 |
(市统计局 )
【民族】 2015年末,汕尾市居住人口分属于31个民族,全市少数民族人口为4809人,占汉族人口总数的0.0018%,其中户籍人口4173人,散居或居住半年以上少数民族人员636人,散居或居住半年以上人员中,除陆丰市碣石镇集中居住的40多名长期在该镇从事商贸活动新疆维吾尔族人员、市城区凤山街道新圩村从事信利电子厂打工140多人外,其余多是分布在市区、各县城从事拉面、流动小摊贩和工厂务工或从外地因工作调动、婚嫁迁入汕尾市城镇和部分农村。少数民族人员中,主要是壮族、土家族、畲族等。海丰县鹅埠镇红罗畲族村委现有52户人家370多人口。
(市民族宗教局)
【语言】 汕尾市绝大多数使用汉语方言。汉语分福佬话、客家话、白话(粤语)、占米话、军话、北方方言等。福佬话主要分布于汕尾市城区、海丰和陆丰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265万人;根据其语音特点,可分为8个声调片和7个声调片两大片,分别以海城话和东海话为代表。客家话主要分布在陆河县、海丰县东北部和西北部、陆丰市北部山区,使用人口约60万人。白话集中于汕尾港和马宫港,使用人口多数为深水渔民,约4万人;在汕尾、海城、东海等地,因与港穗商贸往来频繁,受广府文化影响较深,会说白话的占相当比例。占米话是粤语在粤东地区深受客家话、福佬话影响的一支土语,分布于海丰县西南部,使用人口约3.5万。军话是一种含有官话成份但深受客家话、粤语、闽南话影响的混合型方言,有陆丰西南镇青塘村、大安镇坎石潭村和海丰平东镇龙吟塘村三个方言岛,使用人口约1万。北方方言主要集中于汕尾市区,使用人口约2万,多数于汕尾建市后迁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汕尾市居民中有80%左右会说普通话。除使用汉语外,聚居在海丰县鹅埠镇上北村委会红罗村的少数民族畲族,人口约200人,使用其民族语言——畲语。 (谢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