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教育强镇,是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有力手段。多年来,连州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拓展办学思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连州镇党委政府在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中,始终坚持“科教兴镇”“文化强镇”“均衡发展”的理念,科学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一项数据显示,2016年,连州镇基本完成中小学校改造升级和布局调整,全镇在职教职工1496人,其中专任教师1373人;全镇在校中小学学生21977人,特殊学校学生23人,学前三年儿童4031人,在园幼儿学生3958人,其中公办幼儿在园学生1374人,私立幼儿园在园学生2584人。全镇形成学前教育规范化、基础教育标准化、成人教育多样化的良好局面。
校舍改造
升级25所中小学校
2013年以来,连州镇先后通过政府预算、社会募捐、企业合作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35178.21万元投入于教育建设,其中校舍场地投入29747.93万元,设施配置投入5430.28万元。“这是我镇党委政府在镇财政仍然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该镇有关人员介绍说。
在2016年12月底召开的连州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中,审议通过的“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建设项目”预算方案中,数据显示,2016年,“升级改造连州镇25所中小学校,扩建64个班,新征用地约10亩,总投资4045万元”。
而2012年的连州镇只有7所初中、28所小学、2家公办幼儿园、1所特殊学校、1所成人学校。有些学校办学规模小,设备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关于校舍改造,连州镇政府透露了更详细的信息,改造或新建的校舍包括新建慧光中学综合楼、运动场,新建二中运动场,扩建第五小学,新建城南小学、石角小学、连州市第四幼儿园,新建十小、龙咀、龙口、半岒小学综合楼、值班室,新建九小、良江小学、三古滩小学综合楼及运动场。
一位负责统筹校园改造升级的负责人表示:“对全镇中小学校舍进行修缮,极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育事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这些大数据和成效表明,近年来,连州镇始终把握住“教育放在优先战略位置”的发展思路,通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打造标准化学校,优化教育资源,使该镇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智慧校园
100名学生中拥有23台电脑
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台账指南》中对“标准学校”的要求,最基本的就是“要添置补足各校的教学仪器、设备设施,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和信息化校园建设”。当前,连州镇各所学校仪器、设备设施配置均达到省的“标准”。
据了解,在信息化校园建设方面,连州镇所有校园均已“入网”,实现了“校校通”甚至局部实现了“班班通”,全镇25所中小学校、6个教学点全部接通互联网,接通互联网学校比率达100%。
仅就硬件上来看,全镇中小学共有多媒体电教平台218套,网络多媒体教室614间,占总课室数的71.1%,达到“标准”要求。
在为每间科室配置完善的多媒体平台的同时,对于教学上的“智慧终端”,连州镇各中小学校也有十分齐全的配置。据了解,所有中小学校均为每位教师配备了专用教学用终端,教师办公电脑共1222台,占比100%。学生配备学习终端,学生电脑共4991台,平均100名学生中拥有电脑23台。
强师兴教
教师待遇与素质两手抓
在连州镇创强教育工作的版图中,强化办学质量、强化教师力量,一直是创强中的重点。对于创强工作的总结,连州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是滞后于学校“硬件”的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科专职教师还不足,特别是图、音、体教师严重不足。”师资力量的不足,进一步影响到了教育品牌的建设和发展。
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改善连州镇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给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会拓宽渠道,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教育科研工作的力度,坚持以科研促教,科研兴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上,实施“强师兴校工程”,该工程重在提高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奖励机制上。关于“落实教师福利待遇”,配合上级政府部门,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并逐年提高教师收入。同时,每年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体检,确保教师身心健康,切实保障教师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各项福利待遇,使广大教师安教乐教,扎根山区。
对于“奖教激励机制”,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连州镇政府坚持每年拨出专项资金,在教师节慰问在职及退休教师,奖励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教师和优秀班主任;每年召开高考优秀学生、家长座谈会并给予奖学金。
此外,在教师素质培训上,连州镇也是不遗余力,所有教职工均有在岗培训、基本功训练以及专业知识培训的义务和机会,通过培训,提高全镇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使全镇广大教师更快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程改革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小学三年级开始,英语成为常设课程,四年级开始,计算机成为常设课程。这体现了我们的教育已经逐渐在与现代化接轨。”一位连州镇小学校长说。
连州镇中小学在严格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基础上,按照广东省教育厅的要求,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小学四年级起开设信息技术课,认真上好图、音、体等课程,严格按照省规定安排中小学作息时间。
美术、书法、音乐、舞蹈、体育等被统称为“小五科”的科目,以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其专业教师资源是不足的,对于这一形势,连州镇中小学校在对专业教师引进政策上,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和鼓励。其次则是推进课程改革,运用互联网终端教育等现代化手段,开展舞蹈、音乐、美术、书法等第二课堂,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需要。
对于校园的体育卫生的教育,各所中小学校正常开展“两课两操”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每年都举办全镇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校园文化节,为学生搭建一个彰显个性、挖掘潜能的平台。
每年“六一”“国庆”“元旦”“五四”等节日组织学生进行文艺表演,让这些传统的文体项目在校园内焕发青春活力,丰富了校园文化。
“由于我镇文体工作开展较好,我镇各校在连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以及各种文艺汇演中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全市前茅。”该镇有关人员介绍。
●文/图 南方日报记者 姚水波 通讯员 徐俊 潘志新 陈志军 统筹/策划 黄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