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新闻
<
高温下的劳动者:建筑工一天喝下七八大瓶水

“师傅,你到底什么时候来啊,快热死了!再不来给我装就投诉啦。”近期惠州天气炎热,能送来清凉的空调工可抢手了。36岁的李春桥昨日正在给一户人家安装空调时,接到了这样的电话。忙碌的他早已全身汗湿,他抹了把额头上的汗,还来不及跟对方解释,对方就把电话挂掉了。“天气这么热,客户也着急,每天会接到很多个这样的电话。现在手上还压了10多台没装,我们每天都在赶工安装。”他苦笑着说。


身上满是汗臭味,衣服湿了干干了湿


  连日来我市高温持续,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预警。来自湖南怀化的李春桥跟他的同乡蔡师傅都是空调安装工人,两人经常搭档,在这个热得让人快融化的夏天里,他们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


  李春桥16岁就在老家拜师学艺,从事空调安装快20年了,以前在老家工作,来惠州装空调有6年。对他们来说,每年的5、6、7这3个月是最忙的时候。“安装一台空调需要一个多小时,安装之前要跟客户预约时间,有时候还要等待。装好空调不能立即走,要试用。”他说,几乎是连轴转,他和搭档每天大约安装9台空调。


  “我们怕客户不理解。”李春桥说,公司要求早晨8点半之前一定要跟客户联系,但有时候这么早打过去,对方还在睡觉,被骂一顿挂了电话。


  李春桥和搭档蔡师傅来到市区东平一户人家,“天啊,臭。”女主人给他俩开门后,捏着鼻子说。仔细一看,她才发现,这两位师傅全身衣服被汗湿透了,李春桥那五分裤的短裤靠膝盖处还有一个大洞。“从事我们这行是辛苦的,没得讲究,今天裤腿挂破了,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不知多少次。”李师傅说完就开始忙活。


  蔡师傅说,空调工非常紧缺,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干这一行辛苦又危险,要背一大包东西上门维修,遇到高空作业的时候,要用一根安全绳绑住身体吊在窗外暴晒。有时候遇到一些棘手问题,就要弄一整天,工作时间比较长。“现在我们这群80后是主力军,很多90后吃不消,后来转行了。”

高空作业最怕掉东西下去


  他们安装的这户人家是12楼顶楼住户。女主人建议他从楼顶放绳、工人吊着高空作业。两位师傅看了看房屋构造说,从卧室拉绳子,从窗户爬出去,这也就意味着,他要一手扶墙,另一只手单手提起几十斤重的空调外机。


  李春桥手艺娴熟,他是安装空调的主力,他往自己身上绑好麻绳就开始爬出卧室玻璃窗。蔡师傅在房间内给他固定绳子另一端,同时帮忙递工具设备。


  蔡师傅说,高空作业要说不怕是不可能的。在惠州,安装最高的楼层也就是30多层,只要不往下看,心里会轻松很多。高空作业的风险不言而喻。说起惊心动魄的经历,是在前年。一位业主心疼他家刚装好的房子,看到牵扯的绳子刮到了墙壁,直接解开了绳子,而此时李春桥已爬出了窗外,这绳子是保证他生命安全的唯一依靠。“好在我当时的搭档一把抓住了业主手里解开的绳子。”


  李春桥说,只要自己做好安全工作,再高楼层也不怕。“但在作业中,有些事情是没法控制的,例如掉下去一些东西。”他说,户外作业环境恶劣,一不小心掉个螺丝、工具都是可能的,往常他们作业,如底下是道路,搭档会呼喊让别人不要靠近,但要是下方是挡风玻璃,那就得非常小心了。“一个螺丝从高空掉下去,可能砸碎玻璃,这不仅会带来安全隐患,还可能涉及到赔偿物业或业主费用。”他说,这是最怕的。

建筑工


  一天喝下七八大瓶水


  “天气热到发紫,在外面走一会都晒得像面条,软软的、晕晕的”、“夏日高温,千里清蒸,万里红烧”、“望城市内外,烈日炎炎;全身上下,浑身滔滔;各个街道,基本烤焦;家家桑拿,汗水洗澡,躺下就是铁板烧”……连日来的高温让不少网友大呼进入“奔走的五花肉”模式。当人们纷纷在躲避太阳和高温时,不少劳动者依然在烈日下辛勤工作。

每天凌晨3点半工作到中午1点


  “辛苦谈不上,这只是自己的责任。”今年48岁的彭叔是我市环卫工人中的一员,当谈到这么热的天干活辛不辛苦时,他摇摇头,说都习惯了。


  彭叔来自河南,8个月前带着妻子从上海来到惠州,目前主要负责桥东街一带的卫生保洁工作。他以前还做过搬运工等户外工作,环卫工作在他眼中则多了一份责任。“这是一份环保事业,单位给了我生活支持,我就要做出应有的贡献。”他一边拿出口袋中的毛巾擦去脸上的汗水,一边乐呵呵地说。


  彭叔每天从凌晨3点半工作到中午1点。为了方便工作和照顾妻子,他在附近租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子,每天两点一线地奔波着。“我老婆腿不好,没法工作,家里开销全靠我一个人。”彭叔说因为凌晨要起来工作还要帮老婆准备白天的饭菜,他晚上睡得很少。


  因条件有限,彭叔家里没有空调,天气这么热,白天补觉的他经常翻来覆去睡不好,但他对生活依然乐观。


  “天天享受免费桑拿”


  53岁的梁师傅是市区东平一建筑工地的工人,记者采访他时,他躲进阴凉处大口大口地喝起了矿泉水。皮肤粗糙且黝黑是他长年累月在户外风吹日晒的痕迹,衣服沿着背脊已经湿透,嘴唇有些干裂。


  梁师傅做的是“点”工,就是按小时来算薪酬,一天下来做满9小时就能拿到130元。这个月以来,长时间的高温让他有些吃不消。“工地上不提供饮水,打小时工也没有高温补贴,时常是自己在家备几大瓶水带到工地上。”他说,一天作业下来至少要喝七八大瓶的水,从家里带来的水不够,就到便利店买矿泉水。


  梁师傅工作时间从早上6点半到下午6点,中午有两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下午的作业时间是从2点多开始,是最热的时候。”浑身上下都跟刚洗完澡似的,衣服汗湿了,拧干了继续穿。“天天享受免费桑拿。”他打趣说。

上午10点多晒谷场上有些烫脚


  在龙门县龙城街道一文化活动中心操场上,这里俨然成了晒谷场。村民黄阿姨戴草帽、穿长袖,但也难抵御毒辣的阳光。每年这个时节,她都得经受“烤”验。


  上午10点多,温度已高达32℃,黄阿姨早已挑出五六箩筐的稻谷铺平在晒谷场上。此时,踩在晒谷场上,鞋底若是薄一些,都会烫脚。她黝黑的脸在太阳暴晒下,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翻过一遍稻谷,她直起腰用袖套擦了擦汗水,准备下午2点的时候再来。


  她说,每年都习惯了这样在太阳下暴晒,对农民来说,这几天的暑热可是天公作美,稻谷晒上两天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