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袁 畅 通讯员毛新春)记者获悉,《惠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日前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我市总用水量不超过27.78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不超过52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不超过545立方米/年。
据了解,我省东江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326.6亿立方米,流域内外总供水人口3000多万,人均水资源量约1100立方米/年,按国际评价标准是缺水地区。
据悉,近年来,我市节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人均综合用水量从2005年的578立方米/年,降至2014年的445立方米/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含火电)用水量由2005年的102立方米,降至2014年的28.4立方米。
《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市力争总用水量不超过27.78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不超过52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不超过545立方米/年;新增用水户的用水定额全面达到《广东省用水定额》标准。到2030年,力争总用水量控制在25.51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31立方米以下,人均综合用水量降低到473立方米/年以下。
根据《规划》,我市重点节水区域主要为惠城区、仲恺区、大亚湾区、惠阳区、惠东稔平半岛。至2020年、2030年,我市城镇生活毛用水量分别控制在3.0亿立方米、3.5亿立方米以内,相应管网漏损率分别降至10%、8%。
“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可有效节约水资源,减少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当地水环境及生态的影响,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到2020年、2030年我市节水潜力分别为6.65亿立方米、9.25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