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学
<
千古名贤张九龄的廉吏故事(二)

张公口案


     唐开元十三年冬,张九龄因进谏唐玄宗泰山封禅不可铺张浪费劳民伤财,引起唐玄宗的不满;后来又在用人方面多次与唐玄宗产生不同意见,加深了君臣之间的矛盾。加上大奸臣李林甫的挑拨离间,开元十五年三月,张九龄终于被免去丞相职务,贬为洪州刺史。

     张九龄是勤政为民的清官,一到洪州,他便与随从一起深入乡村体察民情,关心民瘼,同时夜以继日地清理积案。他还在狱吏陪同下,亲自巡视牢房。有一次,张九龄来到死囚牢里,看到牢内关押着一位披枷带锁的老人。老人一见张九龄,知道是一位新来的大官,连忙跪地呼喊:“大人,冤枉啊!” 张九龄停步问狱吏:“老人姓甚名谁?犯了什么案子?” 狱吏连忙回答:“老人名叫王福祥,原是饭店掌柜,犯了杀人死罪……” 张九龄心中一怔:“王福祥?哦,昨晚我看过他的案卷,发现不少疑点,莫非确有冤情?”

狱吏低声说道:“大人,此案是有一些不明不白。不过,此案经过三推六问,省台批复,已成铁案呀!”

张九龄严肃地说:“如果确有冤情,就是圣上批复也要刀下留人,岂可滥杀无辜?”

     原来,事情发生在两年多前,外地迁来的王福祥在洪州府前街口开了一间小饭馆,生意还算不错。楼上,女儿小翠殷勤地为顾客上茶端饭,忙个不停;女婿赵虎在楼下厨房烧火炒菜,满头冒汗。小翠生了个男孩,已满四岁,名叫阿贵,常在厨房里自个儿玩耍。王福祥坐在门口的柜台前,一边招呼客人,一边拨拉算盘记帐。有一天,饭馆进来一名恶少,恶少后面跟随着四、五个如狼似虎的家丁。恶少名叫花小龙,外号花太岁,是远近闻名的恶棍。平日饮酒作乐,为非作歹,糟蹋了不少良家妇女。他看中了小翠的美色,几次三番前来饭馆调戏小翠。小翠软硬不吃,加上恶少摄于赵虎的勇武,不敢造次。但他很不甘心,非把小翠弄到手不可。这回恶少又带来几个家丁充当打手,决定强抢小翠。小翠一见恶少,欲下楼躲避,但此时楼梯口已被两个家丁拦住。花太岁洋洋得意,上前欲抱小翠,小翠急得东躲西闪,恶少满堂追逐。小翠大喊“救命呀!”这时,怕事的顾客早已纷纷走散。恶少见状,更加有恃无恐,一把抱住小翠就要非礼。赵虎闻声奔到楼上,推开拦路的家丁,从恶少手中救出小翠。恶少发声喊,众家丁把赵虎团团围住,大打出手。谁知赵虎原是打铁出身,运武有力,又当过几年前任刺史的差官,拳脚功夫实在了得。面对恶少和家丁的嚣张气焰,赵虎面不改色,一招一式直打得家丁们鬼哭狼嚎,纷纷败退。花太岁眼看众家丁渐渐不敌,忙从腰间拔出匕首,掷向赵虎。赵虎扭身一闪,匕首插进一个家丁的心窝,家丁连哼都没哼一声就倒地毙命。花太岁一惊,从打手的胸口拔出匕首,恼羞成怒地投向小翠,赵虎见状,急忙飞身一跃,用自己的身躯挡住小翠。匕首刺进赵虎的胸部,赵虎咬牙切齿重重地倒下,鲜血流了一地。小翠哀痛地扑倒赵虎身上,嚎啕痛哭。这时,王福祥也已抱着小阿贵奔上楼来。王福祥被突然飞来的横祸惊得失声痛哭:“哎呀呀,怎么会这样呀!不得了哇!”小阿贵看到爸爸倒在地上,妈妈痛哭不止,害怕得紧紧抱住王福祥:“公公,我好怕呀!”花太岁见此情景,忙命众家丁抬起毙命的家丁匆匆离去。

     过了两天,花太岁到刺史衙门告了王福祥一状,并亲自带领衙役绑走王福祥,诬告王福祥杀死了他的家丁。随后,花太岁又派家丁到福祥饭馆抢走小翠,欲强行成亲,小翠死命不从。花太岁便把小翠关进磨房日夜受苦。

     狱吏一五一十地讲了王福祥的遭遇,张九龄恼怒地说道:“真是无法无天,岂有此理!”又问:“前任刺史是怎么断案的?”

     狱吏说道:“前任刺史大人也知这是冤案,无奈花太岁是一位朝廷命官的外甥,刑部直接了断。限定秋后问斩。刺史大人无可奈何,只得有意拖延了数月,不然,王福祥老人怎能活到今天?!”

     张九龄沉吟片刻,又问:“小翠被抢,老人身陷死牢,赵虎和阿贵怎么样呢?”

     狱吏说道:“赵虎受了重伤不知是死是活,阿贵也不见踪影。刺史大人还派人找了几次,都没有下落。唉,好端端一个家庭算是家破人亡了。”狱吏说完,不自觉地用衫袖擦了擦眼泪。

     张九龄为了寻找失踪的赵虎父子俩,访遍洪州城内的打铁铺头,还在家院张忠的陪同下到城郊农村明查暗访。半个月过去,全无线索。但张九龄并不灰心。有一天黄昏,张九龄和张忠在一位老农的指点下,走到一片小树林边,在竹木掩映下出现一座茅房。茅房门口,坐着一位五、六岁的男孩正在自个儿玩耍。张九龄心中一动,朝张忠使了个眼色,二人快步朝茅房走去。小孩一见外面来了生人,赶快奔入茅房,关上大门。

     张九龄走到门口,轻敲大门。不一会儿,一个壮汉出来开门。壮汉看到来人并无恶意,忙问:“先生有事找我吗?”

     张九龄笑道:“你就是赵虎吧?总算找到你了!”

     赵虎一愣:“你……”

     张忠说道:“赵虎兄弟,这是新到任的洪州刺史张大人,他是专程前来调查案情,为你们平冤昭雪的呀!”

     赵虎一听,慌忙双膝跪地泣不成声:“张大人啊!……”

     张九龄抚慰一番,然后把赵虎父子带回府衙,命衙役好生安排住宿。次日,张九龄在公堂提审花太岁,在人证物证面前,花太岁不得不认罪画押。张九龄命军士把花太岁打入死牢。这时,衙役已经遵照张九龄的吩咐把王福祥搀扶到公堂。张九龄命军士开枷松锁,宣布无罪释放。王福祥泪流满面,喜忧参半,犹在梦中。当他看到公堂上已经团聚的小翠、赵虎和小阿贵时,方知不是做梦,于是激动万分。一家人劫后重逢,仿如隔世,彼此哭成一团。临了,王福祥牵着小翠、赵虎、阿贵的手,齐齐跪倒堂上,拜了又拜。张九龄离座上前,将王福祥一家扶起,抚慰一番。又命衙役取来一包银子,送给王福祥一家。王福祥又欲跪地,张九龄赶忙制止。

  张九龄为王福祥一家平冤昭雪之后,又逐一提审案犯,面讯曲直,口占案牍,当场依法改判及释放一批批悬而未决的囚犯。囚犯们沉冤昭雪,个个感激涕零。囚犯们的亲属子女更是千恩万谢,洪州百姓无不翘起大拇指赞道:“张公口案,张公口案!”两年后,张九龄离任南下,洪州百姓依依不舍,送了把“万民伞”给张九龄。王福祥老人还托人绣了一面“张公口案,恩同再造”的锦旗,带着小翠、赵虎和阿贵,把锦旗送到张九龄的官船上。在送别张九龄的洪州渡口,人山人海,盛况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