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新闻
<
促进与珠三角地区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是广东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南,也是韶关主动融入珠三角实现振兴发展的根本指南。”日前,市委党校经济学教授欧阳建国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他认为,对于韶关来说,学习贯彻重要批示精神,首先要认真审视自身发展定位。  

  

  记者:对于韶关来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用重要批示精神指引行动的关键是什么?

  

  欧阳建国:首先要认真审视,找准发展定位。韶关作为广东生态发展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它更具体的内容。比如说,韶关的发展战略,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韶关的定位,是否有偏差?是否实现了很好的契合?这需要我们高度关注、认真审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所体现出来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韶关如何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区域功能,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韶关的战略定位,从这五个方面实现有机的、协调的发展?这也需要我们认真审视。  

  

  在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方面,韶关目前实施的主动融入珠三角实现振兴发展战略,比较符合韶关实际。将韶关的区位优势、自然禀赋条件和地缘、人文等因素,通过主动融入珠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实现深度融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加入“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韶关发展将提速。但是,如何在主动融入的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恰如其分,实现与整个广东省共同发展,我们有很多具体的工作措施和部署需要认真地审视、斟酌。  

  

  记者:作为广东省生态功能区,韶关在实现新发展理念中,该如何选择?  

  

  欧阳建国:突出特色,促进深度融合。“三个支撑”是对广东的历史使命、历史责任新的要求。具体到韶关,选择的发展模式和具体内容,必须有所侧重。在国家和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规划和目标当中,韶关的主体功能是生态功能区。因此,韶关产业的建设,要考虑生态发展,使经济生态化。同时,生态的建设,也要实现经济化。在这种“双化”的过程中,达成走在前列的目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在生态发展区建设当中,就是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耗费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兴的产业体系。这既能突出韶关生态功能区的特点,又可在某一个方面,成为支撑新兴产业体系的一个着力点。  

  

  韶关的传统支柱产业如果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转型升级,使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东模式中的一个亮点。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党中央保持一致,要按照中央提出和指出的新兴战略性的发展方向,找准韶关的落脚点、契合点,从而实现韶关独有特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韶关与珠三角地区实现深度的融合。  

  

  在开放方面,珠江三角洲开放的主要对象是欧美发达国家,但韶关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我们的钢铁、矿山设备、基建设备等,在亚洲地区都有很好的市场。韶关可以通过对这些地区进行认真的市场分析,走出一条开放的道路,与珠三角地区形成互补,使我们共同走在前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