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的号召,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暑期三下乡“艺无止境”实践队于7月11日,在阳春市图书馆成功举办了“非遗大漆”漂漆扇制作体验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让普通市民近距离接触并了解非遗文化,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同时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非遗技艺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活动得到了广州美术学院及阳春市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李金水、阳春市委副书记庄灏等领导亲临现场观摩指导。活动由工艺美术学院漆艺教研室主任、广州市美协副主席余潮松主持。
活动现场
副院长李金水做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对暑期三下乡的师生团队的辛勤付出与当地各级领导干部的无私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对远道而来的嘉宾和所有参加本次活动的居民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漂漆艺术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形式,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希望工艺美术学院师生团队能够继续整合学科力量,发挥专业所长,为文化传播与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副院长李金水致辞
活动开始前,主持人余潮松向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介绍了漂漆扇的文化渊源和制作流程,帮助大家深入了解漂漆扇的深厚历史背景、精湛的技艺特点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王新宏介绍了学院开展“非遗使者”计划的相关情况,她指出,工艺美术学院以工艺专业优势的非遗门类调研为切入点,引导广美青年传承红色基因,深入农村,深入基层,为乡村振兴和非遗传承贡献广美智慧。方雄对突击队前期考察做了总结汇报,他表示,“艺无止境”突击队结合阳春市产业特色和文化资源,积极发挥前沿设计团队优势,为乡村振兴和美化乡村建设贡献力量,助力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
在漂漆体验环节,实践队员们耐心指导社区居民进行每一步操作,从扇面的打磨、漆料的调配到漂漆的流淌与图案的形成,居民们亲手完成了漂漆扇的制作过程。他们认真细致的态度,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创造,使得每一把漂漆扇都独一无二,充满了生命力与创造力。
飘漆活动现场
全员合照
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让社区居民亲身体验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居民们手持自己亲手制作的漂漆扇,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纷纷表示要将这份珍贵的记忆带回家中珍藏,并分享给亲朋好友。
部份资料来源: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
摄影/编辑:邹明志
审核:廖永海
来源:阳春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