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皇帝是王者之中的寿星,活到89岁,他有42宇养生秘诀:齿常叩,目常运,津常咽,鼻常揉,腿常支,脸常擦,头常梳、足常摩,腰常伸,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清代杰出农学家杨深,一直活到99岁,他的养生之道是30字真言:心常静,骨力劲,胸怀开,筋骸硬,脊梁直,肠胃净,耳目清,眼神定,腰腿健,精魄正。
活到百余岁的“辛亥老人”喻育之的“长寿三字经”是:夙兴饱,夜兴早,晨运动,午餐好,晚餐少。读读书,看看报,常笑笑,莫烦恼,勤为定,恒常要,忙到老,寿乃考。
海南有位百岁老人冉大姑,总结她的长寿经验是 性情温和,心情开朗:生活规律,饮食得当;运动不息,劳动不止 环境宜人,污染要少。
有人根据一些百岁老人的饮食、起居、生活编了一套老年人健身“四字经”: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季节变换,及时更衣,烟酒嗜好,应当禁忌,选用补品,因人而异,节制大荤,素食为宜,食不偏爱,搭配合理,饭后散步,坚持有利,襟怀坦荡,长寿无疑。
《开心果》一书有首“夕阳红之歌”这样写道:人生何所求,衣食住行忧。四者皆满足,唯有盼长寿。若探其中秘,古今世上有。唐代孙思邈,养生有研究。百岁不服老,著书传千秋(注)。再有乾隆王,活到八十九。在位六十年,人称好领袖。历代帝最老,为何能长寿?后人来总结,“十常”作解剖:一是齿常叩,二是手梳头。三是耳常弹(弹耳鼓),四爱鼻常揉。五是脸常洗(用双手擦发热后干洗脸),六勤手常摆。七是目常运(双眼左右转动),八是津满口(津液即口水)。九是肛常提,十是腿常走(早晚勤散步,不要长呆在家里),若能遵此行,定能获高寿。
再看身边者,不乏是老叟。年过七八十,仍能健步走。田园能劳作,下厨好帮手。家中有个老,胜过一件宝。多少夕阳红,健康有追求。身体忌肥胖,但也怕过瘦。每日勤锻炼,誓与死神斗。公园耍太极.广场挥彩绸。切磋琴棋画,赞叹不绝口。室内看书报,户外忙玩球。静心练书法,创作益智谋。上网增见闻,卡拉亮歌喉。知己常相聚,倾诉在茶楼。庭院种蔬果,餐桌庆丰收。湖边垂钓乐,引鱼上金钩。家中儿孙孝,结伴去郊游。夫妻常相随,出门手拉手。精神有寄托,连人笑开口。男女爱打扮,玩起时装秀。亲朋相见面,首问健康否?坐下细谈论,经验互交流。饮食宜清淡,睡眠有讲究。早睡亦早起,每天要午休。热水常沐足,饭后慢步走。夕阳更可贵,时刻乐忘忱。天崩当被盖,地陷有方舟。困难面直对,世事早看透。皆因底气足,家中“四个有”(有老伴、有老本、有老屋、有老友)。烟酒色不迷,恩怨抛脑后。三餐有定量,饮食不过头。有病及早治,切莫错时候。无病也要防,病魔绕道走。知足常安乐,坦荡无忧愁。世事如梦过,不觉白了头。做人莫后悔,后悔无药救。不如向前看,光彩在后头。人言百岁多,我嫌还不够。老天再添岁,夕阳更锦绣。
(注:据有关资料记载,孙思邈518年出生于今陕西耀县,著有(千金翼方)三十卷,是我国唐代的医学家。)